邱树森教授与二民院历史系

来源:澳门威斯尼斯人发布时间:2015-06-18 09:42:19访问量:15

转瞬间北方民族大学就要进入而立之年了,学校创建初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许多人和事至今历历在目:老革命曹仁书记和他津津乐道的“宏伟规划蓝图”模型,李增林经理手指间似乎永不熄灭的“三门峡”香烟及被大家瞩目的《离骚》研究,列队上操上课、整齐划一起立、脱帽的军区干训班,风声雨声读书声、歌声笑声吵闹声喧嚣在一起的单身教师之家四号楼……这里,只谈一些关于邱树森教授与历史系的往事。


一 邱教授的到来与历史系招生


1988年4月,原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邱树森教授携夫人张军北上银川,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历史系任教,并很快被学院正式任命为历史系主任,这在80年代“孔雀东南飞”的大背景下,成为创办初期的二民院甚至是宁夏高校界备受瞩目的一件大事。


实际上,从1984年开始,学院曹仁书记、李增林经理、陈志林副经理等班子成员就在谋划从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西师大、南京大学等名牌高校引进一些专家学者以带动学院的专业和团队建设。邱教授此前已几次来学校指导工作,并在1987年初被学院聘为历史系的兼职系主任。


1985年8月至1986年6月,邓康宁老师、宋冰和我三人在南京大学进修,就是邱教授为我们联系安排的,从进修专业方向的选择、指导教师的指定、带本科生的辅导到住宿、吃饭等生活细节,都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他还和我们一起看比赛,那妙语连珠的评论和手舞足蹈的兴奋,让人感到这位全国知名蒙元史专家具有丰富生活情趣的另一面。这一切情景预示着,我们将成为二民院这个大家庭的共同成员。


二民院创办时,计划先成立法律、中文、历史、电子四个系,法律和中文系在1984年当年就实现了招生。历史系在副主任刘仕儒的带领下,在团队队伍的储备和培养、图书资料的积累、专业建设及教学文件的制订等方面,正在做一些准备工作,邱教授的到来将历史专业的招生推上了日程。他首先抓团队队伍的布局与教师专业方向的确定这一关键性的工作,将几年来陆续调入、委培、大学毕业分配而来的大约20余位教师分成三个教研组:中国史教研组有董维慎、邓康宁、丁学斌、宋冰、余志勇、纪振奇、张玉霞等人,世界史教研组有谭以智、赵朝、张建人、张廷茂、李延长、鲁慎等人,民族史教研组由邱教授领衔,有刘仕儒、何兆吉、李德宽、杨作山、丁万录、钟亚军等人。这在当时学院各系的团队队伍中,无论从学历、职称、学缘、履历等各方面来讲,堪称是比较豪华的阵容了。


接下来,邱教授、刘主任、董老师等几位老教师对我们这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开始了传帮带。他们亲自检查指导我们各门课程的教案、所编写的教学大纲,并安排我们一一试讲,逐个点评。记得我试讲《世界上古史》课程时,邱教授在分析了我讲课的优缺点之后,还指出了我板书中的一个问题,即世界的“世”字书写笔画顺序不对,并走上讲台示范正确的写法,其严谨作风令人肃然起敬。后来《世界上古史》这门课我讲了二十几年,这件事我经常给我的员工讲起。邱教授还经常提醒我们不要把外语丢了,要趁年轻提升自己的学历。张廷茂老师按照邱教授的教诲不懈努力,先读博后留学,现在已是暨南大学历史系的博导,成为国内少有的澳门史专家。


1988年教师节来临之前,历史系首届38名员工如期前来报到,全系二十多位教师与38名同学欢聚一堂举行开学典礼,邱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以激发和坚定同学们的信心,并将全体教师及其详细专业信息一一介绍给同学们,会场响起一阵阵的掌声。几天后,我们每位老师都收到了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教师节贺卡,我们内心充满了当老师的骄傲和自豪!


二 积极促成历史学家韩儒林藏书捐赠我院


邱树森教授调入我院后,积极促成其恩师、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韩儒林先生的部分藏书捐赠我院,这在当时的宁夏学术界乃至全国史学界为扩大二民院的知名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韩先生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北师大任职,后到法国留学,师从国际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学习突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东方语言。40年代回国在中央大学任边政系主任兼教授,解放后长期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并出任系主任,1983年因病去世。韩先生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西北民族史和蒙元史专家,是我国最早把传统考据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结合起来的学者之一,培养了陈得芝、邱树森等一批杰出的史学专家。他与翦伯赞、吴晗、谭其骧等著名史学家一起编绘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了《元朝史》,并与翁独健先生一起创建了中国蒙古史学会和中国元史研究会,晚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担任《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副主席。


据邱教授回忆,韩先生一生节俭,酷爱藏书。邱教授调到我院后,把二民院作为一个民族院校并兴办历史学专业、开展民族史教学与研究的情况,向韩先生的夫人郑味虚师母进行了详细介绍,动员她将先生遗书捐赠二民院,以传承先生奉献一生的民族史研究事业。郑先生几番斟酌,欣然答应。


1988年9月,在二民院历史系首届员工入学不久,凝结着韩先生一生心血的这批藏书运抵我院。9月27日,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韩先生长子、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教授韩朔眺代表全家将藏书目录交给学院,院党委书记曹仁同志代表全院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并向韩朔眺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国家教委高教一司田珏编审和国家民委教育司司长哈炯磊同志专程赴银参加捐赠仪式。邱教授饱含深情地介绍了韩先生献身学术、追求卓越的一生及对历史研究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号召师生学习韩先生“板凳要坐十年冷,不使文章一字空”的学术精神。


韩先生的这批藏书包括先生一生搜集的蒙古学、突厥学、藏学书籍,中外研究蒙古学、突厥学、藏学的专著,以及各种交叉语言的工具书类、外文类、古代史类书籍,共计2000多册。其中蒙古史史料最为系统,19世纪英文版的《金帐汗国史》《蒙古史》《布哈拉史》等最为珍贵。韩先生这批藏书捐赠我院,对于推动我国西北民族史和蒙元史的研究工作,提高我院教学科研水平,激励师生,扩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宁夏分社对捐赠仪式发了专稿,《宁夏日报》还在9月30日以《韩儒林藏书捐赠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


三 主持编纂《中国回族大辞典》


邱树森教授长期担任中国蒙元史学会秘书长,他在蒙元史、西北民族史领域辛勤耕耘,著述丰厚。调到我院工作后,以他敏锐的学术目光捕捉到一件意义非凡的学术工程:编纂《中国回族大辞典》。在他看来,宁夏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又是国家民委唯一一所设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校,我院开设历史系,肩负着研究回族史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历史系学术力量还很薄弱的条件下,学术研究应该先从基础工程做起。邱教授的倡议得到了国家民委教育司的支持,也受到了有关领导及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在邱教授的广泛联络和精心筹备下,由学院党委书记曹仁、南开大学著名回族学者杨志玖教授担任顾问,邱树森教授任主编,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授、学者组成的编委会成立,一项规模宏大的回族学术工程奠基开工了。


《中国回族大辞典》是一部全面反映回族形成和发展、政治活动、社会经济面貌、文化特点及其成就、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辞书。通过辞书的形式,整理和传播有关回族的知识,这在学术界还是第一次尝试,这令历史系师生兴奋不已。在邱教授的引领下,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系里的许多教师都参与到词条的收集、词目释文和编务工作中,何兆吉、李德宽、余志勇、丁万录、杨作山、吕国安、张军、沈凤玲、张玉霞、陈红梅、朱为鸿、景兆玺等教师包括员工杨青龙、马靖远都是这个团队的成员,大家都在为辞典的工作忙碌着。每天系里的信箱都汇集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或印刷品,大家工作交流最多的事也是关于辞典编务方面的情况或信息。记得有两三年的时间,邱教授每晚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他讲这是他一天中思维最活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大概就是经常这样夜以继日地阅读和书写,最终导致邱教授在年迈以后患上了很严重的眼疾。


经过三年执着而艰辛的努力,《中国回族大辞典》终于在1992年12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面世。这是回族历史文化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辞典共收词目7042条,凡200余万字,分族体、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团体、对外关系七大部分,并附录中国回族史编年、回回人名对音表等五部分相应内容,包罗广泛,博大精深。辞典的编纂,对于弘扬回族优秀文化、阐明历史上回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巩固和促进中华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大团结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提升历史系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影响深远。


四 生活中的邱教授


从1988年到1993年,邱教授和夫人在历史系与我们朝夕相处五年多,工作中的邱教授是位不知疲倦、责任心极强的领导,学术上为我们树立了严谨缜密、视野开阔、精进求真的榜样,生活中的他更是一位和蔼可亲、令人尊敬的师长。


历史系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硕士生,邱教授除了在工作上对我们尽心指点、严格要求之外,生活上对我们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记得那时我刚谈对象,邱教授十分关心我们的进展情况,详细询问她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教诲我们一定要真诚相待,支持对方的工作。我们的婚礼是暑期举行的,邱教授和夫人从苏州返校后,特意给我们带来了江苏特产和苏绣纪念品,并邀我们到家中做客,令我们十分感动。类似这样的温馨,在系里其他年轻教师那里都是常有的平凡事。


邱教授是个乐观豁达、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欢西北风味的小吃,更爱品尝宁夏的牛羊肉,张老师用南方厨艺烹制的红烧牛肉是我们记忆中的绝佳美味。1989年新年之夜,邱教授发起全体教师在系办公室包饺子,大家分头准备牛羊肉、蔬菜、调味品、美酒饮料。张老师从家中拿来了锅碗瓢盆,大家一阵开心的忙碌之后,就是半宿的觥筹交错和欢声笑语,而邱教授却点上一支烟,笑眯眯地坐在那里注视着全场,享受着家庭般的盛宴。


邱教授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足球和篮球,这点我在南京时就领教过。1990年“意大利之夏”世界杯期间,他在百忙之中总要熬夜看一些重要场次的比赛,第二天见面还要和我们交流一下各自的高见,表达他的赞赏和惋惜之情。1991年春季的教职工篮球比赛,他是我们四楼政史外联队的猛将,年逾五旬的他毫不惜力,小伙子般地满场奔跑,一招一式引来一阵阵的喝彩。不幸的是在一场比赛中,邱教授被撞伤腿骨,他打着厚厚的绷带、拄着拐杖仍奔忙于校园和行政楼里。大家心痛地问起伤情时,他总是轻松地以“没的关系,没的关系!”这句南方普通话作答。



如今,北方民族大学历史系已走过了25个春秋,已从当初的专科教育发展为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兼备,团队队伍结构合理,在回族学、西夏学、西北民族史、西北史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科研实体。


抚今追昔,倍感邱教授在创业初期对历史系的贡献,无论是团队、学科、资料等方面的建设,还是教书育人、学术引领、合作交流,无不体现出他的奠基之功。拿着邱教授六年前亲笔题赠的《邱树森七十自选集》,更加理解了它的厚重。翘首南望,唯祝先生健康长寿。


返回原图
/